11/25/2005

我是今天的BBC Learner of the day


可能因為我有訂閱他們的newsletter,所以我也才有收到數月前他們寄的email,內容說徵求英語學習者的照片還有一些資訊,我就"隨手"寄了我的存在電腦的照片……,直到昨天他們來信告知我說我將會是今日的"BBC每日一位學習者",要沒他們提醒我早也忘了這檔事。

這可是我第一次上"國際網頁",會不會紅啊?哈哈哈哈,想太多。

ps看我的留言多狗腿呀……。

pps點照片會放大

11/24/2005

I'm lovin' it.


"I'm loving it"是麥當勞的廣告詞,但從文法的角度上似乎不合文法。

國中時大家都學到love, know等這些字是不能用進行式,也就是說不能寫loving, knowing,當麥當勞以這句做為廣告的slogan時,讓我們這些學英語的人實在一頭霧水。The Bob and Rob Show-Contractions有提到麥當勞的I'm lovin' it的用法,他們二者都認為這是不合文法(not grammatical),麥當勞只是為了要引人注目(stands out),只是現在美國愈來愈多人也這麼說,可見麥當勞或是廣告的威力不容小覷,台灣早有明顯的例子

在看過幾個版(1, 2, 3)討論這個用法之後,我來憑著瀏覽後的印象做個小小的彙整。

(1)I'm loving it是口語的表達,年輕人為主要使用族群,有人建議別研究

(2) 真要用它的話,後面常常接動作而不接人,如:I'm loving the movie. I'm loving KFC.但是講這句話的時候,你的人必須是在"事發現場",當你在看電影時,你漸漸的覺得影片"不錯看"時,你就可以用第一句,而不是你在學校和同學聊到 該電影時用的。

(3)I am loving my new job as supervisor.的loving 用enjoying來代替=>I'm enjoying my new job as supervisor.(我開始喜歡/逐漸喜歡我當supervisor的新工作)

(4)除非你很確定你的用法正確,否則就避免使用這類的用法。



不少人在Urban Dictionary給"I'm loving it"和"I'm lovin' it"下的定義都是負面的,例如:
mcdonald's new slogan. actually, according to maddox, who brought us the best page in the universe, defines it as an anagram. If you get rid of contractions, the letters in 'I am loving it' can be rearranged to form the truth 'ailing vomit'

什 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把I'm lovin' it裡省略的字全補上後,也就是這句還原為I am loving it,將每個字母重新拆開組合後,得到的是”ailing vomit"(身體不舒服,想吐!),這才是I'm lovin' it的真正涵義,好像在嘲諷麥當勞的感覺。

以 上都是來自網路上的資料,而在看過這些討論之後,我覺得時代在變,語言也在變,過去不能用的,並不表示現在、未來不能用,可是既然我並非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我就會盡量少使用這些用法,像我常常看到有人寫"Hi guys"、"you guys"、 "wanna"、"gonna"等,以前我也會用,但現在我很少在用,可以去說,可以知道這些字的意思,但在寫的時候最好盡量少用,尤其我們英文學習者是 在學英文,最好一開始就學standard English,而且從一而終

11/23/2005

A Christmas Carol 聖誕頌歌


再過一個月就是聖誕節了,所以我也為應節慶而換了"佈景",不覺有些許聖誕味嗎?

剛才我在這篇超多!英文學習網站連結百匯裡萬中選一,選到了Kid's Corner,正如簡介中提的該網站提供了幾篇童話故事,網頁上方有故事,下面則是收聽。我聽了一則The Tale of Two Bad Mice,後來將網頁往下拉時,看到了狄更斯最著名的童話故事"A Christmas Carol"!因為這則故事,所以有兩個英文單字是我們都要知道的:

(1) scrooge
(2) Humbug!

Scrooge是書中的主角,一毛不拔,非常小氣,所以這個字被引用來形容所有的吝嗇鬼。而Humbug是Scrooge的故事裡的台詞,意思為鬼扯。

我覺得錄音裡的聲音十分生動,還有音效喔,膽子較小的人要避免月黑風高的時候一個人聽…。

該網站好像沒有提供文字版,不過我們仍可到Literature.org--A Christmas Carol這裡閱讀此篇故事。

日後我會不定期的看看那眾多連結的網站,有特別的、實用的、棒的網站再來這裡和各位分享,謝謝。

Have a good one!

神奇聽力通10 分鐘 -- 聽寫練習 ( 立即體驗英文進步神速的快感 )

Yahoo!奇摩電子報名家報裡哈啦雙語週報234期

神奇聽力通是特別針對有心增強英語聽力的讀者所設計的單元
本單元獨特的錄音方式能有效幫助您突破英文聽力的障礙!

給自己一份寧靜,按下CD十分鐘後, 保證你驚訝這一趟神奇之旅 !

關鍵字提示
carry on 持續……
advice 忠告
seriously 認真地
excuse 藉口


線上聽寫練習

(對話內容請點該電子報的連結)



做完這個驚訝的神奇之旅後,我有幾個想法:

(1)對話內容非常適合初學者來練習哦!

(2)錄音裡解說人員說要培養我們聽英語的注意力,沒錯,完全正確,聽英語要集中精力去聽,加上聽寫並重,更甚者可以一字不漏完全聽清,才是至境界。

(3)我沒忘記Oh, he doesn't.的 oh 後面要有","一個逗點。

(4) 這一句"But he sure likes to run his mouth and tell other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裡的"sure"不是有副詞"surely",為什麼用sure,好像不合文法?奇摩的解釋是......(自行去看)thefreedictionary的解釋是說它是非正式用法,意同於surely 和certainly。

11/22/2005

NPR This I Believe: There is No God



Beginning in 1951, radio pioneer Edward R. Murrow asked American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write essays about their most fundamental and closely held beliefs. Half a century later, NPR, Atlantic Public Media and This I Believe, Inc. are partnering to recreate 'This I Believe' on the air and online.

一九五一年,廣播先鋒Edward R. Murrow要求所有美國人民寫出關於他們自己最根深蒂固且堅信不移的信念的文章。半個世紀後,NPR Atlantic Public Media 和 This I Believe, Inc 合夥再度在空中和線上建立'This I Believe'。

雖然常聽人家說人有個心靈的寄託是好,然而美國專業魔術師/喜劇演員 Penn Jillette 卻在他的文章裡說他相信沒有神,他在相信沒有神之後,反而有更多空間去相信那給予他最美好人生的人間的

There is No God

Listen to this story... by



'This I Believe' 的 Essays裡可以聽/看更多文章,除了可以看看別人相信什麼主張什麼,因為是essays,所以有一定的起承轉合,至少文章和結構不會"二二六六",再來還可以順便想想看,what is your belief?

be akin to

上星期刊載在聯合報裡紐約周報的文章(A Novel, by Someone, Sells Millions in China),文章內容講一本在中國熱賣名為"狼圖騰(Wolf Totem)"的書和作者,還有作者覺得此書吸引消費者的原因。有趣的是原文章有提到一位製片人Peter Jackson買下書的版權要拍成電影,可是後來做了更正

For the author, the wolf is akin to the soul of the Mongolian grasslands, a worthy rival to man as well as a symbol of heaven itself.


另一篇是NY Times-Ugly Images of Asian Rivals Become Best Sellers in Japan(亞洲敵人的醜陋之像成為日本暢銷書)
They also point to Japan's longstanding unease with the rest of Asia and its own sense of identity, which is akin to Britain's apartness from the Continent.


akin的中文解釋

akin:adjective {after verb}
similar; having some of the same qualities:
- They speak a language akin to French.

11/18/2005

大學生破英文 many people接is

My English is very "pool."這句大學生寫的英文讓人啼笑皆非又憂心。英文老師今天說,大學生對最基本的動詞竟然霧煞煞,「他有」"he has" ,常常寫成"he have",中式英語更是常見。學者們認為,學生不夠踏實學習,老師不懂怎麼教英文,也是關鍵。

為期三天的第十四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邀來許多國內外學者演講,台下來自全台的各級英語教師;談的都是苦惱教不好學生英語。中學老師嘆,升學主義的機制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世 新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國內英語教育權威李振清無奈地說,現在大學生常主詞動詞的單複數不分、也搞不清楚動詞。例如:他有"he has"寫成"he have"、很多人"many people"後面動詞是「are」,學生會寫成"many people is"他必須努力學習"He must study hard."寫成"He must to study hard."。她應該來這"She should come here.",寫成"She should comes here."

李振清指出,學生寫作也容易受到中文干 擾,「失去注意力」學生會寫成"lose your attention",而不會想到是"can't pay attention to";每當學生用到「雖然」(although)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學生習慣的加「但是」 (but)。

世新大學英語系講師王毓芝也 說,學生常拼錯動詞,例如「放」的動詞(put),過去式還是put,學生卻愛寫(putted)、「做」的英文(make)過去式寫成(maked)、 學習(study )寫成(studyed)。她還說,有些時候學生的濫英文真令人哭笑不得,例如「我英文不好」,應是"My English is very poor."學生卻寫成"My English is very pool (水池)."

學好英語不難

{1}運用免付費英語網站,如網路語言學習資源中心 (http://llrc.eng.ntnu.edu.tw)。

{2}多看報章雜誌,例如紐約時報 (聯合報每周一有紐時周報)。

{3}看電影學英文,像「明天過後」、「西雅圖夜未眠」,很值得看。

{4}每天多寫文章,養成習慣。

(世新教授學者李振清、南加大教授柯樂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