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瀏覽過一個中文的部落格,裡面的文章用辭和句子都相當的讚,描述一件事情,可以用文字抽象敘述,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十分精湛。自那天起,我便希望自己在文章修辭上下一點功夫。
-------本文開始--------
無論是書店裡各式各樣的英語學習雜誌、補習班裡滿滿的學生,或是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上的廣告,甚至父母親訓誡小孩,幾十年來,「學好英文」一直是台灣不退的熱潮,而在教育部推出「全民英檢」,以及開始將英文列入國小課程之後,全國上至各機關行號的員工、大學生,下至小學生和幼稚園的孩子,更是陷入一股「英語考試瘋」之中。可是根據近幾年來美國ETS的統計數字,台灣學生的托福與GRE考試平均成績,不但並未因此進步,還在東亞各國當中名列倒數。不僅如此,目前台灣學生中文能力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是企業主管、大學教授,還是中小學教師,都經常感嘆:為什麼要現在的新新人類,寫篇讓別人看得懂的文章,竟是那麼難的一件事?
八股填塞不重深度
現在台灣的語言教育,雖看似「多元」,卻都不脫「學習目的不清,考試導向至上」的窠臼:小學生在學校裡除了要學國文、英文之外,還要上母語教學課,可是回家之後,能夠完全經常使用在校所學各種語言的,卻是少之又少。而許多老師們為求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學習效果」,常常以訓練「八股文」的方式,填塞孩子制式的思維框架,不重視思考深度的培養,長久下來,我們的學校課堂和補習班只能養出一群又一群無法表達自己的「考試高手」,即便拿到了碩士、博士,卻仍然思想貧乏,無法從事獨立研究出版。以筆者任教的學校為例,曾有一位某著名國立大學畢業的英國文學博士來應徵教職,但是審查其博士論文,發現不僅論文本身缺乏廣度與深度,謝辭有文法錯誤,面試時她的英語會話也並不流暢。
儘管隨著時代進步,人所要表達的意念愈來愈多,但是回顧千萬年來人類使用語言的歷史,「清晰有條理的表達自己」卻是始終不變的目的;也唯有透過精熟掌握至少一種語文,並且藉此進行抽象思考與推理,與別人分享想法、互相辯論,才能激盪出智慧的火花,進而有所發明和創新,而「發明」與「創新」正是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利基。近百年來,台灣生物醫學研究發展的成果,屢受國際肯定,追本溯源,是從杜聰明博士開始。
杜氏的學生如李鎮源博士等人,都沒有出國留學,但他們依然能夠代代傳承,創新發明,其原動力並不是精通多少種語言,也不是英文聽說讀寫樣樣行,而是彼此間觀念能流暢的互相溝通。此外,根據神經科學界的研究,腦神經的活動與成熟,與主要語言息息相關;沒有效率的外語學習,反而是對母語學習的傷害。所以,筆者認為:全民英檢的本身,只是回到大家從小到大最習慣的考試;不計後果成效,只看通過與否的結果,根本就是回到考試的所有缺點,最大的成效也頂多是勉強達到英語的工具性功能,完全無法將英文承載的思想和文化內容表現出來。而衡諸東亞各國的語言政策,目前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兩種:
一、新加坡模式: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但政府亦鼓勵國民回家之後,使用自己的母語溝通。
二、日本模式:依靠快速、大量、品質好的翻譯,如此一來,不需全民都要精通其他外語,國民也能普遍的吸收外來新知。
依照台灣現在的狀況看來,要採行新加坡模式顯然不易,倒不如採取日本模式,讓大家能夠至少精通一種語言,並且依此清楚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大聲就贏不求甚解
文明的生活,要靠邏輯、說理來超越暴力,而全民推理意識和能力的高下,正是建立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社會,最重要的關鍵和基石。我們學習英語的「一窩蜂文化」,和新聞與call-in節目中,屢見不鮮的「大聲就贏」現象,是現在台灣社會最反智的兩個縮影,而這兩個縮影也都反映了目前台灣社會只滿足於「能嗆聲」、「能選舉」,卻不重視各方說法背後各有什麼理由的鴕鳥心態。也因此,筆者希望教育相關單位除了重視語言多元化之外,能夠投注更多心力,正視語言政策背後,國民思想深度的問題,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會思考的蘆葦」,而不是「會說話的鸚鵡」。
張秋政
作者為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